瑞扎布鲁替尼在 ITP 治疗中的突破,源于其独特的作用机制设计。作为新型口服 BTK 抑制剂,它采用非共价可逆结合方式与 BTK 激酶结构域结合,这与伊布替尼等传统共价结合型抑制剂形成显著差异,带来了双重核心优势。
首先是高度靶向性。通过精准结合 BTK 活性位点,瑞扎布鲁替尼最大限度减少了对 EGFR、ITK 等其他激酶的 “脱靶” 抑制,从机制上降低了出血倾向、心律失常等不良反应风险。这一特性对需长期服药的慢性自身免疫病患者至关重要,解决了传统 BTK 抑制剂安全性与疗效的平衡难题。其次是耐药性优化,可逆性结合模式避免了 BTK 蛋白的永久性修饰,理论上可降低选择性耐药的发生概率,为长期治疗提供保障。
在 ITP 发病环节中,BTK 作为免疫信号传导枢纽,调控着 B 细胞活化、自身抗体产生及巨噬细胞吞噬血小板等关键过程。瑞扎布鲁替尼通过阻断 BTK 通路,从源头纠正免疫紊乱,实现了 “抑制破坏 + 促进生成” 的双重疗效。II 期临床试验(NCT03395210)显示,该药能显著提升难治性患者血小板计数,且出血事件发生率大幅降低,印证了机制设计的临床价值。
(责任编辑:香港祺昌医药公司)
联系祺昌
24小时服务热线:(086)150 1799 1962 / (086)189 2841 19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