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10 月,美国 FDA 正式批准 Zepzelca(芦比替定)与 Tecentriq(阿替利珠单抗)联合方案,用于接受卡铂 + 依托泊苷 + Tecentriq 诱导治疗后病情未进展的广泛期小细胞肺癌(ES-SCLC)成人患者的一线维持治疗。这一决策标志着 ES-SCLC 治疗迎来三十年来首个突破性维持方案 —— 在此之前,即使免疫单药维持也仅能带来 3-5 个月的生存期改善,且 5 年生存率长期徘徊在 11% 左右。
作为高度侵袭性肿瘤,ES-SCLC 以 “复发快、预后差” 著称:患者初始化疗缓解率虽达 60%-80%,但 90% 会在 1-2 年内复发,既往广泛期患者中位生存期仅 10 个月。此次联合疗法的获批,为这一 “难治性癌症” 患者群体点亮了新的生存希望。
联合方案的成功并非偶然,而是基于两种药物的互补作用机制:
作为海鞘素衍生物类烷基化药物,Zepzelca 能特异性结合 DNA 中的鸟嘌呤碱基,像 “分子楔子” 嵌入癌细胞的基因转录 machinery,阻断 RNA 聚合酶 II 活性并干扰 DNA 修复通路。这种作用不仅直接导致癌细胞周期紊乱和死亡,还能重塑肿瘤微环境 —— 通过释放肿瘤抗原激活免疫系统,为免疫治疗 “铺路”。该药早在 2020 年已获批用于铂类耐药的 SCLC 患者,验证了其对小细胞肺癌的靶向性。
作为 PD-L1 抑制剂,Tecentriq 通过结合肿瘤细胞表面的 PD-L1 蛋白,解除癌细胞对 T 细胞的抑制,让免疫系统重新识别并攻击肿瘤。但单药使用时,ES-SCLC 患者的获益有限,部分原因在于肿瘤微环境的免疫抑制状态难以被单一疗法打破。
协同增效原理
Zepzelca 的 “免疫原性细胞死亡” 效应,与 Tecentriq 的 “免疫激活” 功能形成闭环:前者破坏癌细胞的同时释放抗原信号,后者则放大免疫细胞对这些信号的响应,实现 “化疗杀伤 + 免疫记忆” 的双重打击。
硬核数据:死亡风险降低 27%,生存期显著延长
获批核心依据来自 3 期 IMforte 临床试验(NCT05091567)的顶线结果,该研究共纳入 483 例诱导治疗后病情稳定的 ES-SCLC 患者,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与 Tecentriq 单药组,中位随访 15 个月的数据显示:
数据显示,联合疗法在主要终点 OS 和 PFS 上均达到统计学显著改善(P 值分别为 0.0174 和 < 0.0001),且缓解持续时间近乎翻倍,表明患者不仅活得更久,病情控制的稳定性也大幅提升。值得关注的是,该方案耐受性良好,常见不良反应为恶心、贫血、疲劳等可控症状,97.1% 的联合组患者完成了治疗周期。
联合疗法的获批不仅带来生存获益,更重塑了 ES-SCLC 的治疗策略:
此前 ES-SCLC 维持治疗以免疫单药为主,但 PFS 普遍不足 3 个月。联合方案将中位 PFS 延长至 5.4 个月,首次证明 “化疗 + 免疫” 维持模式的 superiority,为诱导治疗后的患者提供了更强效的巩固选择。
研究显示,Myc 基因扩增(20%-40% SCLC 患者存在)与不良预后相关,而 Zepzelca 对转录通路的抑制可能对这类患者更有效。未来通过检测 Myc 状态等生物标志物,有望进一步筛选最大获益人群。
该方案的成功为后续研究提供了模板 —— 例如联合抗血管生成药物或新型靶向药,可能进一步突破生存期上限。目前爵士制药已计划在更多医学会议上公布亚组数据,为临床应用提供更细致的指导。
用药注意事项与可及性
(责任编辑:编辑露露)
联系祺昌
24小时服务热线:(086)150 1799 1962 / (086)189 2841 19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