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AMT-130 出现前,亨廷顿病患者只能依赖 “对症治疗”:用药物缓解震颤,用康复训练维持行走能力,却挡不住神经元持续坏死。2021 年,罗氏的反义寡核苷酸药物 tominersen 因 3 期试验失败,让整个领域陷入沉寂。

AMT-130 的突破在于治疗思路的根本转变。此前疗法多试图清除已形成的毒蛋白,而它直接 “关闭” 突变基因的表达,从源头阻止毒蛋白产生。这种 “基因沉默” 策略并非首次尝试,但 uniQure 通过 AAV5 载体实现了 “一次给药、长期起效”—— 临床试验显示,患者脑部的突变蛋白水平三年后仍保持稳定下降。正如伦敦大学学院迈克・汉纳教授所言,这不仅是亨廷顿病的新篇,更照亮了其他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治疗之路。
(责任编辑:香港祺昌医药公司)
联系祺昌
24小时服务热线:(086)150 1799 1962 / (086)189 2841 19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