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新闻中心 >

引人热议的疟原虫治疗癌症原理,究竟是什么?

        2019-02-14 14:50              


    癌症是一种高死亡率的恶性疾病,截止目前都还未研究出专门的药物和治疗方法来针对癌症,因此当癌症夺走人类的生命时,我们都无可奈何。关于这个最棘手的问题在近日传来了一则引人热议的消息:关于疟原虫疗法治愈癌症的报道火爆了人们的朋友圈,这是大陆的科学家运用疟原虫治愈了晚期癌症的热门事件。
 
 
    报道称,有10例肿瘤患者使用此治疗方案,其中3例显效,6例待评估,1例无效。这让人类似乎看到了治愈癌症的希望。究竟是怎么回事呢?所谓“以毒攻毒,以病克病”真的有效吗?
 
    大陆地区中科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陈小平研究员的团队,与大陆的工程院院士钟南山团队等合作研究发现,疟原虫感染可以“激活”、“唤醒”对抗肿瘤的免疫系统,抑制肿瘤的生长和转移。目前,已有10例肿瘤患者进行疟原虫治疗方案治疗,远期效果仍待时间验证。
 
    陈小平说能将这两种疾病关联在一起,要从两张地图开始说起。当时还在读研究生的他看到老师在讲疟疾的流行病学课程时,挂出一张发病率的世界地图。疟疾是一种蚊子传染的疾病,病原体是一种单细胞寄生生物,即疟原虫,这种生物会入侵红细胞,导致发烧,在严重情况下会造成脑损伤和死亡。不久之后,他的老师又引用了一张地图来讲解肿瘤流行病学的课程,陈小平就在思考:为何两种疾病的分布截然相反,一种疾病多的地方,另一种就低呢?
 
    陈小平的团队从2004年开始逐步试图厘清二者间的关系。陈小平课题组的副研究员秦莉博士,与美国哈佛大学统计学家合作,利用世卫组织公开数据库中1955年到2008年,53年的疟疾发病率和肿瘤死亡率的纵向数据,通过模型分析,排除了时间、国家经济水平、国家平均预期寿命等混杂因素的影响之后,得出结论:疟疾发病率与肿瘤总死亡率呈显著负相关。拿单个癌种一一分析,结果也是如此,疟疾发病率与结肠癌、肺癌、乳腺癌、胃癌的死亡率之间呈显著负相关。
 
    可这是否存在偶然因素?2011年,小鼠的试验又再一次印证:患了肺癌、结肠癌、乳腺癌和肝癌的小鼠,在感染了疟原虫后,寿命显著延长。将患肺癌的小鼠分为两个组别:一组自然生长,一组则接种疟原虫。解剖后发现,感染了疟原虫的小鼠,脑、肾、肝几乎没有转移灶;但另一组,在重要器官中都有转移灶。“疟原虫能显著抑制肿瘤的转移,这个结论很重要,因为肿瘤病人的死亡,主要是因为转移。”
 
    这绝对是一个“疯狂”的发现。如两者确有关系,那么疟原虫与肿瘤的“对抗”,谁在起作用?很早前,科学家们就发现,人体当中的T细胞这类免疫细胞,通过在体内“漫游”,破坏本不属于人体内的其他细胞或已经改变了的人体细胞。但肿瘤细胞,却脱离控制,不能被T细胞识别为“坏细胞”,致使免疫系统处于“睡眠”状态。
 
    而陈小平的课题组发现,感染疟原虫后,人体的免疫系统,包括T细胞、N K细胞等,将被“唤醒”和“激活”。研究也发现,疟原虫感染,治愈了大概10%的肺癌小鼠,且在治愈的肺癌小鼠中,再次接种同种类的肺癌细胞,不会长肿瘤,但接种其他类的肿瘤细胞,如肝癌细胞,却长出了肿瘤。“说明了被治愈的小鼠建立了肿瘤特异性的免疫记忆。没有疟原虫感染的肿瘤,组织里有大量的血管,但是有疟原虫感染,肿瘤组织很难找到血管。”陈小平说,这意味着疟原虫感染还把肿瘤生长的“供应”渠道摧毁了。
 
    2016年,在钟南山院士的支持之下,首个患者的临床试验通过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两个团队合作,正式将疟原虫治疗使用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上。而在3例晚期肺癌患者的治疗中,其中,有2例显效。其中1例的治疗效果让人颇为惊喜:他的颈部的转移病灶消失,肺部原发病灶,由原来的“螃蟹状”变为“斑块状”,随后通过微创手术切除了完整的肿块。经病理检查发现,他被切除的肿瘤组织内,有异常大量的免疫细胞浸润,与一般肺癌组织有很大的区别。
 
    这也说明疟原虫感染诱发的抗癌免疫反应发生在肿瘤组织内部,与小鼠模型研究观察到的情况相似。目前这位患者身体状况良好,已经出院回家休养,过着正常人的生活,但他是否被治愈,仍需要观察四五年才能确定。不过在3例中也有1例患者由于此前多次进行化疗,身体免疫系统已经遭到了较大破坏,治疗没有起到效果。此外,还有另外2例晚期肺癌病人正在接受治疗,尚未到疗效评估的时间。
 
    随后,陈小平团队还会进一步与广州复大肿瘤医院合作,将疗法扩展到其他实体肿瘤。目前,疟原虫治疗原则还不能过早下定论,最终效果仍待时间验证,未来我们将一起期待结果。
 
 
 

(责任编辑:admin)



联系祺昌

24小时服务热线:(086)150 1799 1962 / (086)189 2841 1962

祺昌医药有限公司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