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2 型糖尿病(T2DM)治疗领域,GLP-1 受体激动剂(GLP-1 RA)因兼具降糖与减重双重获益,已成为临床优选药物之一。近年来,新型 GLP-1 RA 药物 orforglipron 的研发突破,为 T2DM 治疗带来新方向 —— 多项临床研究证实,其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已广泛应用的口服司美格鲁肽。
一、作用机制:相同靶点下的药代优势
二者均通过激活 GLP-1 受体发挥作用,抑制胰高血糖素分泌、延缓胃排空、改善胰岛素敏感性,但 orforglipron 的分子结构优化赋予其更优药代动力学特性:作为长效 GLP-1 RA,orforglipron 半衰期更长(约 49 小时),且无需依赖吸收促进剂,口服生物利用度较口服司美格鲁肽(需联用 SNAC 促进吸收)提升约 30%,可实现每日一次口服给药,患者依从性更高。
二、临床疗效:降糖与减重双重超越
1. 降糖效果更显著
在 III 期临床试验(NCT05184712)中,针对经二甲双胍治疗控制不佳的 T2DM 患者,每日口服 orforglipron 12mg,治疗 26 周后:
糖化血红蛋白(HbA1c)较基线降低2.1% ,显著优于口服司美格鲁肽 14mg 组的 1.6%;
近 80% 患者 HbA1c 达标(<7.0%),比例较口服司美格鲁肽组高 15%;
空腹血糖降低幅度较口服司美格鲁肽组多 0.8mmol/L,且血糖波动控制更稳定。
2. 减重获益更突出
对于合并超重 / 肥胖的 T2DM 患者,orforglipron 的减重效果优势显著:
治疗 26 周后,orforglipron 组患者体重平均下降7.5kg,而口服司美格鲁肽组平均下降 5.2kg;
其中 40% 使用 orforglipron 的患者体重下降超 10%,较口服司美格鲁肽组(22%)提升近一倍。
三、安全性:耐受性与口服司美格鲁肽相当
尽管疗效更优,orforglipron 的安全性并未降低。临床研究显示,其主要不良反应为胃肠道反应(如恶心、腹泻、食欲下降),发生率与口服司美格鲁肽组接近(约 35% vs 32%),且多为轻至中度,随治疗周期延长可逐渐缓解;两组在低血糖风险(均 < 5%)、胰腺及肾脏安全性指标上无显著差异,未出现新的安全性信号。
(责任编辑:编辑露露)
联系祺昌
24小时服务热线:(086)150 1799 1962 / (086)189 2841 19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