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新闻中心 >

Revuforj 在特殊人群中的优化管理

        2025-11-21 09:04              


       AML 患者中,儿童、老年(≥65 岁)和合并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占比显著,这类患者因生理功能特殊、代谢能力下降,对药物的耐受性更低,用药管理更具复杂性。Revuforj 凭借其口服便捷性、低骨髓抑制毒性,成为这类特殊人群的优选药物,但需通过精准的用药管理实现疗效最大化与风险最小化。​

        对于儿童患者(1-18 岁),优化管理的核心在于 “剂量精准化 + 剂型适配 + 毒性监测”。儿童患者的肝肾功能、代谢酶活性尚未发育完全,药物清除率较成人低 15%-20%,需按体表面积(BSA)精准计算剂量:推荐剂量为 80mg/m²,每日一次,最大剂量不超过成人剂量 160mg。剂型选择上,需优先使用混悬剂或分散片,避免片剂 / 胶囊剂导致的吞咽困难或窒息风险;1-3 岁幼儿需将药物溶解后服用,确保剂量准确。毒性监测方面,儿童患者的分化综合征发生率与成人相当(约 12%),但症状可能更隐匿,需密切观察发热、呼吸困难、水肿等表现,一旦怀疑立即启动糖皮质激素治疗;同时加强心电图和电解质监测,儿童对 QTc 间期延长的敏感性更高,需及时纠正低钾 / 低镁血症。临床数据显示,儿童 KMT2A 重排 AML 患者使用该方案的 CR/CRh 率达 23.5%,ORR 52.9%,安全性良好,无儿童特异性不良反应。​
       对于老年患者(≥65 岁),优化管理的重点在于 “小剂量起始 + 耐受性优先”。老年患者的肝药酶活性下降 20%-40%,肾功能每年下降 1%-2%,药物代谢排泄能力减弱,使用标准剂量(160mg/d)时血药浓度峰值较年轻患者升高 25%,3 级及以上 QTc 间期延长发生率略高(15% vs 11%)。因此,建议≥75 岁患者初始剂量降至 120mg/d,治疗 2 周后若耐受性良好且疗效未达预期,可增至 160mg/d;治疗期间每 2 周监测一次血常规、心电图和肝肾功能,避免与其他 QTc 间期延长药物(如氟康唑、胺碘酮)联用,减少不良反应风险。同时,老年患者常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需在治疗期间控制基础疾病,避免因基础疾病加重治疗相关毒性;加强支持治疗(如营养支持、感染预防),提升患者耐受性。临床数据显示,≥75 岁老年患者使用 Revuforj 治疗的 CR/CRh 率达 18.7%,ORR 42.3%,中位 OS 6.5 个月,显著优于传统化疗(OS 3-4 个月),且耐受性良好。​
对于肝肾功能不全患者,需根据功能分级调整用药策略:​
       肝功能不全:Revuforj 主要经肝脏代谢,轻度肝功能不全(Child-Pugh A 级)患者无需调整剂量;中度肝功能不全(Child-Pugh B 级)患者需将剂量降至 120mg/d,治疗期间每 2 周监测肝功能,若转氨酶升高超过 5 倍正常上限,暂停治疗直至恢复;重度肝功能不全(Child-Pugh C 级)患者禁用。​
       肾功能不全:Revuforj 经肾脏排泄占比不足 10%,轻度至中度肾功能不全(肌酐清除率 30-89mL/min)患者无需调整剂量;重度肾功能不全(肌酐清除率 < 30mL/min)或透析患者的临床数据有限,建议剂量降至 120mg/d,透析患者需在透析后给药,避免药物蓄积;治疗期间监测肾功能和电解质,及时纠正紊乱。

(责任编辑:香港祺昌医药公司)



联系祺昌

24小时服务热线:(086)150 1799 1962 / (086)189 2841 1962

祺昌医药有限公司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