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vuforj 的获批与临床应用拓展,基于多项设计严谨的临床试验数据支持,涵盖 R/R KMT2A 重排、R/R NPM1 突变、初治 AML 等多个场景,全面验证了其疗效、安全性和适用人群,为临床决策提供了坚实依据。

AUGMENT-101 试验是 Revuforj 的核心关键性 2 期研究,分为两个主要队列:KMT2A 重排队列纳入 123 名 R/R AML 患者,其中 67% 接受过≥2 线治疗,42% 为化疗耐药患者;结果显示,CR/CRh 率达 21.2%,ORR 50.4%,中位缓解持续时间 6.4 个月,中位 OS 7.8 个月,30 例缓解患者中 16.7% 成功桥接至 HSCT,这类患者的中位 OS 延长至 14.2 个月,显著优于未接受 HSCT 患者(6.1 个月)。NPM1 突变队列纳入 77 名 R/R 患者,其中 58% 既往接受过维奈克拉治疗,43% 为多重耐药;结果显示,CR/CRh 率达 26%,ORR 48%,中位缓解持续时间 4.7 个月,9/14 例 CR/CRh 患者实现 MRD 阴性,MRD 阴性患者的缓解持续时间显著延长(8.3 个月 vs 3.1 个月),证实深度缓解与长期获益相关。
BEAT AML 试验则探索了 Revuforj 的一线治疗潜力,纳入 37 名初治 KMT2A 重排或 NPM1 突变 AML 患者,采用 Revuforj 联合阿扎胞苷 + 维奈克拉的三联方案;结果显示,ORR 高达 100%,完全缓解伴完全血液学恢复(CRC)率 95%,90% 的患者实现 MRD 阴性,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尚未达到,且未观察到超预期的早期死亡率或严重感染,安全性良好。这一数据表明,Revuforj 联合方案有望成为初治高危 AML 的一线标准治疗。
安全性方面,汇总临床试验数据显示,Revuforj 的不良反应特征与传统化疗显著不同: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出血(35%)、恶心(32%)、肌肉骨骼疼痛(30%)、感染(28%)、转氨酶升高(25%),3 级及以上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68%,主要包括发热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13%)、QTc 间期延长(11%)、严重感染(15%);最需警惕的特异性不良反应为分化综合征(DS),发生率约 12%,但通过早期识别并及时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90% 以上的患者可缓解,无相关死亡病例报告。与传统化疗相比,Revuforj 的胃肠道反应、脱发发生率显著降低,因不良反应停药率仅 6%,远低于传统化疗(20%-30%),患者耐受性更优。
(责任编辑:香港祺昌医药公司)
联系祺昌
24小时服务热线:(086)150 1799 1962 / (086)189 2841 19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