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部不良反应是 Blenrep 最具特征性的安全性问题,主要表现为角膜病变、视力下降、干眼症等,虽然多数为可逆性,但严重时可能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甚至导致治疗中断。深入解析其发生机制并制定精准防控策略,是保障 Blenrep 安全用药的核心环节。

Blenrep 眼部不良反应的发生机制与药物成分的特异性分布相关:MMAF 作为脂溶性毒素,易在富含脂质的角膜上皮细胞中蓄积,同时 Blenrep 的抗体部分可能与角膜上皮细胞表面少量表达的 BCMA 样分子结合,导致局部炎症反应和细胞损伤,最终引发角膜上皮缺损、点状角膜炎等病变。临床数据显示,Blenrep 治疗的患者中,角膜病变发生率为 52%,其中 1-2 级占 32%,3 级占 20%,4 级罕见(<1%);视力下降发生率为 40%,多为轻度至中度(视力下降≤2 行),可逆率达 85%。
精准防控策略需贯穿 “治疗前筛查 - 治疗中监测 - 不良反应处理” 全流程:
治疗前筛查:所有患者用药前需完成全面眼部检查,包括最佳矫正视力、眼压、角膜荧光素染色、泪液分泌试验等,排除活动性角膜炎、青光眼、视网膜病变等基础眼部疾病;对存在干眼症病史的患者,预防性使用人工泪液 2 周后再启动治疗,降低不良反应风险。
治疗中监测:治疗期间每 2 个周期复查眼部指标,若出现眼部不适(如眼干、异物感、视物模糊)需及时就诊;建议患者每日自我监测视力变化,避免揉眼、长时间用眼等行为,同时减少强光刺激。
分级处理方案:
1 级角膜病变(轻度点状上皮缺损,无视力影响):继续原剂量治疗,增加人工泪液使用频率(每日 6-8 次),避免佩戴隐形眼镜,每 1 周复查眼部。
2 级角膜病变(中度上皮缺损,视力轻度下降):暂停治疗 1-2 个周期,使用不含防腐剂的人工泪液 + 糖皮质激素滴眼液(如氟米龙滴眼液),待症状缓解后恢复治疗,剂量降至 1.9mg/kg。
3 级角膜病变(重度上皮缺损或角膜溃疡,视力明显下降):永久停药,转诊至眼科专科治疗,使用抗生素滴眼液预防感染,同时给予促进角膜修复的药物(如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滴眼液),多数患者可在 4-8 周内恢复视力。
此外,患者教育也是防控的重要环节:告知患者眼部不良反应的常见表现(眼干、异物感、视物模糊、畏光),出现症状及时就医,避免延误治疗;治疗期间保持眼部清洁,避免使用刺激性化妆品,保证充足睡眠,减少眼部疲劳。通过科学的防控策略,Blenrep 的眼部不良反应可得到有效管理,90% 以上的患者无需永久停药,能在保证疗效的同时最大限度保护眼部功能。
(责任编辑:香港祺昌医药公司)
联系祺昌
24小时服务热线:(086)150 1799 1962 / (086)189 2841 19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