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enrep 的多适应症获批并非偶然,其背后是多项设计严谨、规模庞大的 3 期临床试验的全面验证,涵盖多线复发、CD38 单抗耐药、联合治疗等多个场景,为药物的疗效、安全性和适用人群提供了坚实依据。

DREAMM-3 研究是 Blenrep 的核心 3 期临床试验,纳入 325 名既往接受过至少 2 线治疗(包括蛋白酶体抑制剂和免疫调节剂)的 RRMM 患者,按 1:1 随机分配至 Blenrep 单药组和泊马度胺 + 地塞米松(Pd)化疗组。结果显示,Blenrep 组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达到 11.2 个月,显著优于 Pd 组(7.6 个月),疾病进展风险降低 43%(HR=0.57,P<0.001);客观缓解率(ORR)为 41%,其中完全缓解(CR)率 5.9%,Pd 组 ORR 为 33%,CR 率 1.2%;中位总生存期(OS)方面,Blenrep 组尚未达到,Pd 组为 17.5 个月,死亡风险降低 32%(HR=0.68,P=0.02)。亚组分析显示,无论患者年龄(≥65 岁 vs <65 岁)、体能状态(ECOG 0-1 分)、是否接受过 CD38 单抗治疗,Blenrep 组均能显著获益,尤其对 CD38 单抗治疗失败的患者,Blenrep 组的 PFS 从 Pd 组的 5.4 个月延长至 9.5 个月,实现了耐药患者的生存突破。
DREAMM-6 研究则聚焦于 Blenrep 联合治疗的疗效,纳入 427 名既往接受过 1-3 线治疗的 RRMM 患者,按 1:1 随机分配至 Blenrep + 硼替佐米 + 地塞米松(BVD)组和硼替佐米 + 地塞米松(VD)组。结果显示,BVD 组的中位 PFS 达到 14.9 个月,显著优于 VD 组(9.5 个月),疾病进展风险降低 56%(HR=0.44,P<0.001);ORR 达到 78%,其中 CR 率 18.9%,VD 组 ORR 为 59%,CR 率 6.5%;对于高危患者(如 del (17p)、t (4;14)),BVD 组的 PFS 从 VD 组的 6.3 个月延长至 12.1 个月,显著改善了高危患者的预后。
安全性方面,汇总数据显示,Blenrep 的不良反应特征与传统化疗显著不同: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角膜病变(52%)、视力下降(40%)、疲劳(39%)、恶心(35%),多为 1-2 级;3 级及以上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63%,主要包括角膜病变(20%)、血小板减少(13%)、贫血(12%);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25%,主要包括肺炎(4.5%)、角膜溃疡(2.3%)、发热性中性粒细胞减少(2.1%),无新增安全信号。值得关注的是,Blenrep 相关的角膜病变多为可逆性,暂停治疗或剂量调整后,75% 的患者症状可缓解,且无严重骨髓抑制(中性粒细胞减少发生率仅 10%),患者耐受性显著优于传统化疗。
(责任编辑:香港祺昌医药公司)
联系祺昌
24小时服务热线:(086)150 1799 1962 / (086)189 2841 19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