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DCEV 作为晚期 UC 治疗的核心药物,其联合治疗策略已从经典的 “ADC + 免疫” 向 “ADC + 靶向”“ADC + 化疗” 等多维拓展,通过协同作用提升疗效、克服耐药,为不同阶段、不同特征的患者提供个性化治疗选择,推动晚期 UC 治疗进入 “联合精准时代”。

“PADCEV+PD-1/PD-L1 抑制剂” 仍是目前最成熟的联合方案,除了获批的一线无铂适应症外,真实世界数据显示该组合在铂类耐药患者中的疗效同样突出:ORR 达到 52.3%,中位 OS 15.6 个月,较 PADCEV 单药(OS 12.8 个月)进一步延长,且 CR 率提升至 10.2%。其协同机制在于:PADCEV 杀伤肿瘤细胞后释放肿瘤抗原,增强免疫细胞对肿瘤的识别能力,而 PD-1 抑制剂解除免疫抑制,放大抗肿瘤免疫反应,形成 “杀伤 - 提呈 - 再杀伤” 的循环。对于 PD-L1 阳性患者,联合方案的 ORR 更是高达 63.5%,成为这类患者的优选治疗。
“PADCEV+FGFR 抑制剂” 是针对 FGFR 突变患者的精准联合策略。约 15%-20% 的晚期 UC 患者存在 FGFR 基因改变,这类患者对传统治疗应答不佳,中位 OS 仅 8-10 个月。临床前研究显示,FGFR 抑制剂可上调肿瘤细胞表面 Nectin-4 的表达,增强 PADCEV 的靶向结合与杀伤效率。正在进行的 2 期临床试验显示,PADCEV 联合厄达替尼(FGFR 抑制剂)治疗 FGFR 突变的铂类耐药患者,ORR 达到 58.7%,中位 PFS 9.2 个月,较单药 PADCEV(PFS 5.6 个月)显著延长,且不良反应无明显叠加,3 级及以上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53%,与单药治疗相当。
“PADCEV + 低剂量化疗” 则为体能状态良好的年轻患者提供了强效治疗选择。临床研究显示,PADCEV 联合吉西他滨治疗铂类耐药患者,ORR 达到 61.2%,中位 OS 14.3 个月,CR 率 13.5%,尤其适合肿瘤负荷高、急需快速降期的患者。该组合的优势在于化疗药物能进一步破坏肿瘤细胞 DNA,与 PADCEV 的微管抑制作用形成协同杀伤,同时低剂量化疗避免了严重毒性叠加,患者耐受性良好。
此外,“PADCEV + 抗血管生成药物”(如贝伐珠单抗)的探索也取得积极进展:联合方案治疗多重耐药患者的 ORR 达到 45.8%,中位 PFS 7.5 个月,为无明确靶点的患者提供了新选择。这些多样化的联合策略,基于不同的作用机制协同增效,覆盖了从初治到多重耐药的全治疗周期,使 PADCEV 的临床价值得到最大化发挥。
(责任编辑:香港祺昌医药公司)
联系祺昌
24小时服务热线:(086)150 1799 1962 / (086)189 2841 19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