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PADCEV 上市之前,晚期尿路上皮癌的治疗长期依赖铂类化疗和 PD-1/PD-L1 抑制剂,但存在 “耐药率高、疗效有限、毒性显著” 等诸多痛点。PADCEV 的出现,通过 “作用机制、疗效表现、适用人群、安全性” 四大维度的全面升级,实现了晚期 UC 治疗的质的飞跃。

从作用机制来看,传统铂类化疗(顺铂、卡铂)通过破坏肿瘤细胞 DNA 发挥杀伤作用,但缺乏靶向性,对正常细胞损伤严重,导致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等严重不良反应;PD-1/PD-L1 抑制剂通过激活机体免疫系统杀伤肿瘤细胞,但疗效依赖肿瘤微环境的免疫状态,约 70% 的晚期 UC 患者对免疫治疗无应答。而 PADCEV 作为 ADC 药物,通过 Nectin-4 靶向抗体精准定位肿瘤细胞,释放强效毒素 MMAE 实现特异性杀伤,既避免了化疗的脱靶毒性,又不依赖免疫状态,实现了 “精准杀伤 + 广谱适用” 的双重优势,从根源上克服了传统治疗的局限性。
疗效表现方面,传统治疗的疗效已进入瓶颈期:铂类化疗耐药后,化疗二线治疗的 ORR 仅 15%-20%,中位 OS 4-6 个月;PD-1/PD-L1 抑制剂治疗失败的患者,后续治疗的 ORR 不足 10%,中位 OS 仅 3-4 个月。而 PADCEV 在铂类 + 免疫双重耐药患者中,ORR 达到 40.6%,中位 OS 12.8 个月,较传统治疗延长 1 倍以上;在初治不适合顺铂化疗的患者中,联合免疫治疗的 ORR 达到 68.1%,中位 PFS 12.5 个月,远超化疗组的 6.3 个月。更重要的是,PADCEV 能实现深度缓解,CR 率达到 7.4%-12.5%,部分患者可获得长期生存,甚至达到临床治愈标准,这是传统治疗无法企及的突破。
适用人群方面,传统治疗的适用范围受限:铂类化疗对肾功能不全、听力损伤、体能状态差的患者禁用;PD-1/PD-L1 抑制剂对 TMB 低、免疫沙漠型肿瘤患者疗效不佳。而 PADCEV 的适用人群更广泛:不仅适用于铂类耐药、免疫治疗失败的难治性患者,还可用于初治不适合顺铂化疗的患者;无论患者肾功能状态(轻度至中度肾功能不全无需调整剂量)、体能状态(ECOG 0-1 分)、肿瘤免疫表型如何,均能显著获益;同时覆盖膀胱尿路上皮癌、肾盂癌、输尿管癌等多种 UC 亚型,适用人群覆盖度提升至 90% 以上。
安全性方面,传统铂类化疗的 3 级及以上不良反应发生率高达 70%-80%,主要包括中性粒细胞减少(50%)、恶心呕吐(30%)、肾功能损伤(20%)、听力损伤(15%),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PD-1/PD-L1 抑制剂虽无化疗相关毒性,但可能引发免疫相关不良反应(如免疫性肺炎、结肠炎),部分患者需永久停药。而 PADCEV 的 3 级及以上不良反应发生率仅 55%,无严重骨髓抑制、肾功能损伤或听力损伤,最常见的周围神经病变多为可逆性,患者耐受性显著提升,生活质量得到保障。
(责任编辑:香港祺昌医药公司)
联系祺昌
24小时服务热线:(086)150 1799 1962 / (086)189 2841 19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