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新闻中心 >

Rybelsus 的口服技术突破

        2025-11-17 09:21              


       Rybelsus 的成功,不仅在于其强效的药理作用,更得益于其创新性的口服吸收技术。作为多肽类药物,司美格鲁肽本身存在 “易被胃酸降解、肠道吸收差” 的天然缺陷,诺和诺德通过多年技术攻关,打造了专属口服递送系统,成功攻克了这一行业难题,使口服 GLP-1 制剂成为现实。​

       多肽类药物的口服递送面临三大核心挑战:一是胃酸降解,司美格鲁肽作为蛋白质类分子,在胃酸(pH 1-2)环境中易被胃蛋白酶水解,失去生物活性;二是肠道吸收屏障,肠道黏膜的紧密连接和黏液层阻碍了大分子药物的穿透,导致吸收效率极低;三是首过效应,药物经胃肠道吸收后进入肝脏,易被肝脏代谢酶降解,生物利用度进一步降低。​
        针对这些挑战,Rybelsus 采用了 “三重保护 + 吸收促进” 的核心技术设计:首先,微球包衣技术,将司美格鲁肽包裹在 pH 敏感型聚合物微球中,该微球在胃酸环境中保持稳定,不释放药物,进入肠道(pH≥5.5)后才会溶解,释放出司美格鲁肽,避免胃酸降解;其次,吸收促进剂,配方中加入 SNAC(N - 乙酰半胱氨酸)作为吸收促进剂,SNAC 可通过改变肠道黏膜细胞的紧密连接,增加药物的通透性,同时促进司美格鲁肽在肠道黏膜的吸收,提升生物利用度;最后,分子结构修饰,司美格鲁肽本身的脂肪酸侧链修饰使其具有一定的脂溶性,能够与肠道黏膜的脂质双层结合,进一步促进吸收。​
        这一技术组合的效果显著:Rybelsus 的生物利用度达到 1.13%,虽然低于每周一次注射剂型(约 89%),但已能满足临床治疗需求 —— 每日一次 14mg 剂量的血药浓度,相当于注射剂型 0.5mg / 周的疗效水平。药代动力学数据显示,Rybelsus 口服后 1-3 小时达到血药浓度峰值,稳态血药浓度在治疗 4-5 周后达到,且不受食物影响,患者可灵活选择服药时间,进一步提升了用药便利性。​
       此外,该口服技术还具有良好的安全性:SNAC 作为食品添加剂级别的吸收促进剂,在体内代谢迅速,无明显毒性;微球包衣材料为生物可降解聚合物,不会在体内蓄积,避免了长期使用的安全性隐患。这一技术突破不仅让 Rybelsus 成功上市,更为其他多肽类药物的口服递送提供了宝贵经验,推动了多肽药物领域的技术革新。

(责任编辑:香港祺昌医药公司)



联系祺昌

24小时服务热线:(086)150 1799 1962 / (086)189 2841 1962

祺昌医药有限公司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