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新闻中心 >

解密 DATROWAY 作用机制

        2025-11-17 08:54              


       DATROWAY 的临床成功,源于其基于第一三共专有 DXd ADC 技术平台的创新性设计,通过 “抗体、连接子、载荷” 三部分的协同优化,打破了传统 ADC 药物 “靶点结合不精准、载荷释放效率低、肿瘤穿透性差” 的三大局限,开创了 TROP2 靶向治疗的新路径。​

       作为 ADC 药物的核心组件,DATROWAY 的人源化抗 TROP2 IgG1 单克隆抗体展现出极高的靶向特异性。该抗体通过重组 DNA 技术在 CHO 细胞中生产,针对 TROP2 蛋白的胞外结构域进行精准设计,结合亲和力 KD 值低至 0.2nM,较同类药物提升 3 倍以上。这种高特异性结合确保药物仅靶向识别 TROP2 阳性肿瘤细胞,避免对正常组织的损伤,从根源上降低脱靶不良反应风险。同时,人源化抗体结构有效减少了免疫原性反应,延长了药物在体内的半衰期(约 4.8 天),确保肿瘤组织的持续药物暴露。​
       连接子技术是 DATROWAY 的核心创新点之一。其采用基于四肽的可裂解连接子,具有 “肿瘤微环境特异性激活” 特性 —— 仅在肿瘤细胞内溶酶体酶的作用下才会断裂释放载荷,而在血液循环中保持高度稳定(降解率不足 3%)。这种设计完美解决了传统 ADC 药物 “脱靶释放导致全身毒性” 的关键痛点,实现了 “载荷在肿瘤细胞内精准激活、在血液循环中无毒性” 的理想状态。此外,连接子与抗体的共价连接方式确保了药物结构的稳定性,每个抗体分子精准连接 4 个 DXd 载荷,实现了 “均一性高、药效稳定” 的优势。​
      在细胞毒性载荷方面,DATROWAY 选用拓扑异构酶 I 抑制剂 DXd(喜树碱衍生物),其细胞毒性是传统化疗药物的 100-1000 倍,且具有独特的 “旁观者效应”。DXd 通过抑制 DNA 拓扑异构酶 I 的活性,阻止 DNA 复制和转录,最终导致肿瘤细胞凋亡;而其小分子特性(分子量约 500Da)使其能够穿透肿瘤微环境,杀伤周围未表达 TROP2 的肿瘤细胞,有效解决了实体瘤异质性导致的治疗抵抗问题。同时,DXd 主要通过 CYP3A4 代谢,在体内半衰期约 5.5 天,代谢迅速且不易蓄积,显著降低了药物毒性风险。​
       三者的协同作用构成了 DATROWAY 的完整作用机制:人源化抗 TROP2 抗体精准识别并结合肿瘤细胞表面的 TROP2 蛋白,通过内吞作用进入细胞内;溶酶体酶切割可裂解连接子,释放 DXd 载荷;DXd 发挥强效细胞毒性,杀伤靶细胞并通过旁观者效应清除周围肿瘤组织,最终实现对 TROP2 阳性肿瘤的精准、高效打击。

(责任编辑:香港祺昌医药公司)



联系祺昌

24小时服务热线:(086)150 1799 1962 / (086)189 2841 1962

祺昌医药有限公司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