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新闻中心 >

Tonmya 的剂型革新:舌下给药如何改写纤维肌痛治疗体验?

        2025-11-15 09:20              


       Tonmya 的成功,不仅在于其独特的作用机制,更得益于其创新性的舌下给药剂型设计。这种看似简单的 “剂型转换”,实则是对纤维肌痛治疗需求的深度洞察,从药代动力学、患者依从性、安全性三个层面,彻底改写了患者的治疗体验。​

       从药代动力学角度来看,舌下给药是 Tonmya 实现疗效突破的关键。传统口服环苯扎林制剂需经胃肠道吸收后进入肝脏,通过首过代谢大量分解,不仅生物利用度低(仅为 30%-40%),还会产生长半衰期的代谢产物去甲环苯扎林(norcyclobenzaprine),该代谢产物易在体内蓄积,导致头晕、意识模糊、口干等不良反应。而 Tonmya 通过舌下黏膜直接吸收,药物分子可快速穿透黏膜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液循环,无需经过肝脏首过代谢,生物利用度提升至 85% 以上,血药浓度峰值在给药后 30-60 分钟内即可达到,实现 “睡前服药、夜间起效” 的精准时间窗匹配 —— 这对于改善纤维肌痛患者的夜间睡眠障碍至关重要。同时,舌下给药减少了去甲环苯扎林的生成量,其血药浓度仅为口服制剂的 1/3,显著降低了全身不良反应风险。​
      患者依从性的提升是舌下给药的另一大优势。纤维肌痛患者常伴随严重疲劳和认知功能下降,传统口服药物需用水送服,且可能因胃肠道不适影响服药意愿,导致依从性不足 60%。而 Tonmya 为舌下含片,无需用水,睡前含服即可,操作便捷,尤其适合夜间醒来后难以起身的患者。临床试验数据显示,Tonmya 的治疗依从率高达 91%,远高于传统口服药物的 58%-65%,而高依从性直接转化为更稳定的疗效 —— 依从性良好的患者疼痛缓解率较依从性差的患者提升 37%,疾病进展风险降低 50%。​
       此外,舌下给药的剂型设计还拓宽了药物的适用人群。对于存在吞咽困难、胃肠道疾病(如胃溃疡、胃炎)的纤维肌痛患者,传统口服药物可能加重胃肠道负担,而 Tonmya 避免了药物与胃肠道黏膜的直接接触,显著降低了胃肠道不良反应风险。同时,由于肝脏代谢压力减小,轻度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无需调整剂量即可使用,进一步扩大了药物的临床应用范围。

(责任编辑:香港祺昌医药公司)



联系祺昌

24小时服务热线:(086)150 1799 1962 / (086)189 2841 1962

祺昌医药有限公司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