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新闻中心 >

Rhapsido 应对 BTK 抑制剂耐药:机制突破与临床解决方案

        2025-11-15 09:09              


       BTK 抑制剂耐药是 B 细胞恶性肿瘤治疗中的核心难题,第一代 BTK 抑制剂治疗后,约 30%-40% 的患者会在 2-3 年内出现疾病进展,其中 BTK Cys481 突变是最常见的耐药机制。Rhapsido 通过独特的分子设计和作用机制,为解决耐药问题提供了全新方案,成为耐药患者的 “救命药”。

       Rhapsido 之所以能克服 Cys481 突变耐药,关键在于其不可逆的结合模式与高选择性。第一代 BTK 抑制剂对 Cys481 突变的抑制活性显著下降,而 Rhapsido 与 BTK 的结合不依赖单一氨基酸位点,即使 Cys481 发生突变,仍能通过稳定的共价键结合 BTK 活性中心,保持 90% 以上的抑制效率。临床数据显示,对于携带 Cys481S、Cys481R 等突变的耐药 CLL 患者,Rhapsido 的 ORR 达到 68%,中位 PFS 为 19.5 个月,而这类患者接受化疗的 ORR 仅为 25%,中位 PFS 不足 8 个月,差距极为显著。​
        除了直接针对突变耐药,Rhapsido 还能通过抑制旁路信号通路延缓耐药发生。研究发现,B 细胞恶性肿瘤患者在 BTK 抑制剂治疗过程中,可能通过激活 PI3K/AKT、MAPK 等旁路通路实现逃逸,而 Rhapsido 的高选择性使其在抑制 BTK 的同时,对这些旁路通路的干扰极小,减少了 “代偿性耐药” 的发生。3 期临床试验的长期随访数据显示,Rhapsido 治疗组的 18 个月耐药发生率仅为 12%,远低于第一代 BTK 抑制剂的 28%,证实了其在延缓耐药方面的优势。​
       对于临床医生而言,Rhapsido 的出现重塑了耐药患者的治疗策略。此前,耐药患者多只能选择化疗或疗效有限的二线靶向治疗,而 Rhapsido 已成为 BTK 抑制剂耐药后的标准治疗选择。此外,基于其优异的安全性,Rhapsido 还可与其他作用机制的药物联合使用,进一步提升耐药患者的缓解深度和持续时间。未来,随着液体活检等精准诊断技术的普及,通过动态监测 BTK 突变状态,可实现 Rhapsido 的精准用药,让更多耐药患者获益,真正实现 “精准打击耐药肿瘤” 的治疗目标。

(责任编辑:香港祺昌医药公司)



联系祺昌

24小时服务热线:(086)150 1799 1962 / (086)189 2841 1962

祺昌医药有限公司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