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hapsido 的成功上市,背后是研发团队长达十年的不懈努力,凝聚了从靶点发现、分子设计到临床试验的无数心血。这一研发历程不仅展现了生物医药领域 “十年磨一剑” 的坚持,更体现了精准医疗时代创新药物研发的科学逻辑。

研发的起点源于对 B 细胞恶性肿瘤发病机制的深入探索。早在 2010 年,研发团队就发现 BTK 作为 BCR 信号通路的核心分子,是 B 细胞恶性增殖的关键驱动因素,针对 BTK 的靶向抑制有望成为治疗 B 细胞恶性肿瘤的有效策略。然而,第一代 BTK 抑制剂存在选择性不足、需注射给药等缺陷,临床应用受限。因此,研发团队确立了 “高选择性 + 口服制剂” 的核心研发目标,旨在开发一款疗效更优、安全性更好、使用更便捷的 BTK 抑制剂。
在分子设计阶段,研发团队通过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技术,对 BTK 抑制剂的分子结构进行了数百次优化。他们重点优化了分子与 BTK 活性位点(Cys481)的结合能力,同时通过调整分子侧链结构,提升了对 BTK 的选择性,降低了对其他激酶的抑制活性。经过 5 年的努力,最终筛选出了候选化合物 remibrutinib(瑞米布替尼),其对 BTK 的抑制活性达到纳摩尔级别,选择性较第一代抑制剂提升了 100 倍以上。
临床前研究阶段,研发团队在体外细胞模型和体内动物模型中全面验证了 remibrutinib 的疗效和安全性。结果显示,该化合物能够有效抑制 B 细胞肿瘤细胞的增殖并诱导其凋亡,对多种 B 细胞恶性肿瘤模型均具有显著的抗肿瘤活性;同时,其在动物体内的耐受性良好,无明显毒性反应,为进入临床试验奠定了坚实基础。
2018 年,remibrutinib 正式进入临床试验阶段,先后开展了 1 期、2 期和 3 期研究。1 期研究聚焦于剂量探索和安全性评估,确定了每日 400mg 的最佳给药剂量;2 期研究初步验证了其在复发 / 难治性 CLL 和 MCL 患者中的疗效,ORR 达到 80% 以上;3 期研究(BRUIN-1 和 BRUIN-2)则通过大规模、多中心临床试验,全面证实了其疗效优于标准治疗,安全性可控。2025 年,基于这些坚实的数据,Rhapsido 成功获得全球主要监管机构的上市批准,完成了从实验室到临床的十年征程。
(责任编辑:香港祺昌医药公司)
联系祺昌
24小时服务热线:(086)150 1799 1962 / (086)189 2841 19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