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新闻中心 >

Jascayd 的不良反应与安全管理:新生儿用药的风险防控指南

        2025-11-14 08:51              


       尽管 Jascayd 在临床试验中展现出良好的安全性,但新生儿群体生理功能极其脆弱,临床应用中需通过 “预防 - 监测 - 分级处理” 的全流程管理,平衡疗效与安全风险,保障患儿用药权益。​

       常见不良反应及防控:胃肠道反应是最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喂养不耐受(18.5%)、呕吐(15.2%)、腹泻(12.8%),多在治疗初期(1-3 天)出现,轻度至中度为主。预防措施包括:与母乳或配方奶同服,避免空腹给药;严格按胎龄与体重调整初始剂量,极低胎龄早产儿从低剂量起步;每次给药后用 5mL 温水冲洗鼻胃管(若使用),避免药物残留刺激黏膜。若出现轻度呕吐(每日 1-2 次)或腹泻(每日 3-4 次),无需调整剂量,加强喂养护理即可;若出现中度反应(每日呕吐 3-4 次、腹泻 5-6 次),可将剂量减半,待症状缓解后 3 天恢复常规剂量;重度反应(每日呕吐>4 次、腹泻>6 次或伴脱水)需暂停用药,待症状控制后重新评估是否继续治疗。​
       罕见但需警惕的不良反应:需重点关注胃肠道出血(发生率<0.5%),PDE4 抑制剂可能轻微影响血小板功能,极低胎龄早产儿凝血功能不成熟,风险略高。防控关键在于治疗前监测凝血功能(PT、APTT、血小板计数),治疗期间避免同时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若出现黑便、呕血或大便潜血阳性,需立即停药并给予止血治疗。此外,需警惕低血压风险(发生率<0.3%),过量给药可能导致血管扩张,尤其在脱水或心功能不全的早产儿中,需每日监测血压,若收缩压低于同胎龄正常下限,需减少剂量并补充液体。​
       特殊人群安全管理:合并先天性心脏病的早产儿,需在心脏功能稳定后再启动治疗,治疗期间监测心率与心功能,避免加重心脏负担;肝肾功能不全的早产儿(如合并新生儿肝炎、肾功能衰竭),因药物主要通过葡萄糖醛酸化代谢,无需调整剂量,但需每 3 天监测肝肾功能与电解质;对 Jascayd 或药物成分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早产儿需在用药后观察 2 小时,警惕皮疹、呼吸困难等过敏反应。

(责任编辑:香港祺昌医药公司)



联系祺昌

24小时服务热线:(086)150 1799 1962 / (086)189 2841 1962

祺昌医药有限公司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