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EMFYA 的临床优势源于其精妙的分子结构设计与作用机制,作为首个靶向 IL-23p19 的生物制剂,它在 “靶点结合 - 通路阻断 - 炎症调控” 链条上实现了多重优化,区别于传统非特异性抗炎药物或双靶点抑制剂的治疗局限。

其分子结构的关键创新在于抗原结合域的精准设计。研发团队通过 X 射线晶体衍射技术解析 IL-23p19 亚基的三维结构,筛选出高亲和力结合序列,将其嵌合于 IgG1κ 型抗体骨架中 ——IgG1 亚型的选择可增强抗体依赖的细胞介导的细胞毒性(ADCC)与补体依赖的细胞毒性(CDC)效应,促进 IL-23 分泌细胞的清除;而 κ 轻链的使用则降低了免疫原性风险,临床研究中抗药抗体(ADA)发生率仅 2.1%,远低于部分生物制剂的 5%-8%。
作用机制层面,TREMFYA 通过 “三重阻断” 抑制银屑病炎症:首先,特异性结合 IL-23p19 亚基,阻止其与 Th17 细胞表面的 IL-23 受体结合,切断 IL-23/Th17 信号通路激活的起始环节;其次,IL-23 信号阻断后,Th17 细胞分泌的 IL-17A、IL-17F、IL-22 等促炎因子水平显著降低(临床前研究显示下降 60%-70%),减少角质形成细胞过度增殖与炎症细胞浸润;最后,药物可促进调节性 T 细胞(Treg)功能恢复,增强免疫抑制效应,维持皮肤免疫稳态。临床前模型验证显示,TREMFYA 处理后,银屑病模型小鼠的皮肤红斑面积减少 75%,角质形成细胞增殖指数降低 68%,且对正常皮肤免疫功能无显著影响,为其良好安全性奠定基础。
药代动力学特性进一步强化疗效:TREMFYA 半衰期长达 21-24 天,支持每 4 周一次初始给药后,每 8 周一次维持治疗,血药浓度波动幅度小于 15%,能持续维持 IL-23 抑制效果;且药物在皮肤病变部位的浓度是血浆浓度的 2.8 倍,确保在炎症核心区域发挥作用。这种 “精准靶向 + 长效作用 + 组织富集” 的分子特性,构成了其疗效优势的核心密码。
(责任编辑:香港祺昌医药公司)
联系祺昌
24小时服务热线:(086)150 1799 1962 / (086)189 2841 19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