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一免疫治疗在部分实体瘤中响应率有限,而 Libtayo(cemiplimab-rwlc)凭借其独特的药理特性,在联合治疗中展现出强大的协同潜力,通过与化疗、靶向治疗、放疗等手段结合,解锁了实体瘤治疗的新高度,为患者带来更深度、更持久的获益。

Libtayo 与化疗的联合是目前临床应用最广泛的方案之一,尤其在 NSCLC 中已成为标准治疗。III 期 EMPOWER-Lung 3 试验显示,Libtayo 联合铂类化疗治疗晚期初治 NSCLC 患者,无论 PD-L1 表达水平如何,中位 OS 均达 15.7 个月,显著优于化疗的 12.1 个月;ORR 提升至 43%,DoR 达 8.3 个月,且安全性可控,3 级及以上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化疗组相当。这种联合模式的优势在于,化疗能通过杀伤肿瘤细胞释放肿瘤抗原,增强 Libtayo 激活免疫系统的效果,形成 “化疗增敏 + 免疫杀伤” 的协同作用,尤其适合肿瘤负荷较高的初治患者。
在靶向联合方面,Libtayo 与抗血管生成药物的联合已展现出初步潜力。临床前研究显示,抗血管生成药物能改善肿瘤微环境的缺氧状态,促进 T 细胞浸润,与 Libtayo 联合可显著提升抗肿瘤活性。在晚期肝细胞癌(HCC)的 II 期试验中,Libtayo 联合仑伐替尼的 ORR 达 36%,中位 OS 达 22.1 个月,较单药治疗大幅提升,目前该联合方案已进入 III 期临床试验。此外,Libtayo 与放疗的联合也在探索中,放疗能诱导肿瘤细胞免疫原性死亡,与 Libtayo 协同增强全身抗肿瘤免疫反应,在局部晚期 NSCLC 中,同步放化疗联合 Libtayo 巩固治疗,能将无进展生存期(PFS)延长至 17.5 个月,显著降低复发风险。
联合治疗的核心在于 “精准匹配”,临床需根据患者的癌种类型、PD-L1 表达、基因状态等因素制定个体化方案。例如,PD-L1 高表达患者可优先选择 Libtayo 单药,PD-L1 低表达或阴性患者则推荐联合化疗,而合并血管生成相关靶点异常的患者可尝试联合抗血管生成药物。这种精准联合策略,能最大化 Libtayo 的疗效,为不同类型患者带来最优获益。
(责任编辑:香港祺昌医药公司)
联系祺昌
24小时服务热线:(086)150 1799 1962 / (086)189 2841 1962